资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行业

中国水泥工业即将进入健康发展的时代

更新日期: 2004年09月17日 作者: 雷前治 来源: 中国水泥协会 【字体:

    一、宏观调控初见成效

    中国水泥工业经过这两年的高增长,PC窑的高速发展,国家采取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广大投资者和水泥经营者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获的高额利润,企业迅速膨胀,有的血本无归,为他人作嫁衣裳。全行业发生了深刻变化,主要体现:

    4. PC窑发展进入快车道

    2003年水泥行业计划投资总规模809亿元,其中PC窑建设项目占90%以上。当年建成投产有98条生产线,新增熟料生产能力6372万吨。今年上半年又有50条生产线建成投产,新增熟料生产能力4507万吨,截止到2004年6月末,已经建成投产的PC窑共403条,熟料生产能力24589万吨(见表1),下半年将还有一批大型化PC窑生产线建成投产,预计全年新增PC窑的熟料生产能力1亿吨。当前PC窑建设投资有四个明显的特点:一是项目建设规模大型化,4000t/d以上项目大于50%;二是投资主体多元化,国家及国有企业投资明显下降,股份制企业和民营资本成为投资主体;三是自筹资金的比例不断提高,资金来源的构成为:国家1.3%国内贷款27%,外资7%,自筹资金62.4%;四是发展极不平衡,64%的投资集中在华东地区。

    5. 大型、特大型企业迅速成长

    一批水泥企业通过改制、资产重组、上市募集资金建设大型化新型干法窑等方式,迅速发展成大型和特大型集团,到2004年末,旋窑熟料生产能力超过1000万吨的企业有海螺、华新、三狮、山水、冀东、中联等(表2)。虽然今年全国投资增长速度逐月回落,但大型企业投资决策都比较谨慎,建设条件比较好,审批手续相对比较完备,大多数项目不仅没有受影响,相反,由于整体建设速度放慢,宏观环境更有利于大企业的发展,到2005年末,生产规模超过1000万吨的企业可望接近8家。前10强企业的生产集中度可望提高5个百分点。

    经过这一轮高速增长,随着国家围绕投资体制改革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水泥行业出现了许多新情况,主要有:A、投资决策理性化,建设项目的前期研究开始由可批性向可行性转变;B、大企业之间的资产重组悄悄兴起,一些原来由政府“拉郎配”组建的行政性公司纷纷改组,大企业之间完全按市场机制运作开始走向联合。C、结构调整的步伐正在加快,随着煤、电、运的价格不断攀升,湿法窑、立窑等落后生产工艺的成本也随之升高,竞争优势日渐丧失,淘汰的速度在加快;D、循环经济的理论正在为广大投资者所接受,推动PC窑的建设朝着节约能源、资源,降低消耗,保护环境,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路子。      
上述新动向表明水泥工业即将进入健康发展的时代。

    二、热点问题探讨

    今年是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市场变化最快的一年,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之间的差异也在迅速扩大,各地、各种不同类型企业对国家最近出台的宏观调控政策反应也不一样,寻求全国性的共同点越来越难,而区域性共同点日趋突出。这里仅对相对多数企业关注的几个热点问题作了些研究,说点不成熟的意见,供大家讨论。

    1. 宏观调控对国内市场的影响

    今年出台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对水泥消费市场的影响虽然各个不同的地区有很大的差异,但总趋势是对水泥市场容量和价格的影响尚未见底。
判断的依据:一、上半年开工建设的项目用水泥高峰应在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因此,上半年停缓建的项目对水泥市场的影响还

    仅仅开头,影响的程度有多大?看华东地区水泥高强桩的生产与消费情况,据统计1-8月,华东地区水泥高强桩的产量比去年同期下降52.33%,据制品协会介绍,上半年华东地区高强桩生产企业约三分之一的能力都停了。二是去年开工建设的一批PC窑集中在今年投产,据水泥协会秘书处不完全统计,将有130多条生产线在今年建成投产新增熟料生产能力1亿多万吨,60.00%左右集中在华东地区,入冬以后,华东地区市场容量最大,而竞争也会最激烈。其他地区的市场振荡虽然不会象华东那样激烈,但所有的水泥生产企业要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并有充分思想准备和经营对策。

    2. 建设PC窑中遇到的问题

    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出台以后,让水泥行业的同志着实高兴了一阵子,但到操作的时候又对许多具体问题感到很困惑,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类,一是配套政策,二是投资决策中遇到的问题。现就第二类问题说些不成熟的看法。

    1) 关于总量控制的争论

    近十多年,我国经济界、水泥界对水泥总量如何控制一直争论不休,2000年我建议用国际通用的“人均消费水泥增长规律”的方法来测算未来的水泥市场需求,现在看来已经基本上为各界采纳,国家发改委即将出台的《水泥发展专项规划》也采用了这个方法。据2001年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对国内100名水泥专家调研结果显示,60%的专家认为我国水泥消费市场拐点将要在2015—2020年之间出现,高峰消费量预计在12亿吨左右。

    由于水泥标准的差异,我国生产单位水泥所消耗的熟料量与国外差别很大,如日本,1吨熟料只能生产1.1吨水泥,台湾也差不多,而我国1吨熟料可以生产1.3吨水泥,随着科技进步,单位熟料水泥比仍在扩大,由此可以推算,当水泥消费高峰出现时,需要熟料9亿吨左右,届时如果PC窑生产的熟料占80%,即需要7亿吨左右熟料生产能力。到目前为止,已经开工建设的PC窑全部建成所形成的熟料生产能力约在3.4亿吨,即已经达到控制目标的一半,在今后一个历史时期内发展PC窑仍然是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主题。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各个地区出现拐点的时间和消费水平也不会一样,如上海,有关专家认为2010年以后水泥消费市场容量开始下降,届时中西部地区的建设高潮刚刚兴起。由此可见,区域经济的发展与水泥厂建设的关联度更大,不仅各级政府要研究宏观经济,广大企业特别是大企业也要研究宏观经济,这才可能让投资决策立于不败之地。

    2) 各地要正确把握PC窑发展的“度”

    由于水泥合理销售半径比较小,单研究全国的总量控制对各地和企业的发展是远远不够的,为便于研究各地总量控制的合理目标和正确把握PC窑发展的度,假设:1.全国PC窑最高熟料生产能力控制在7亿吨左右;2.各地的市场份额按2001年的水泥产量来计算。从表3可以看出经过这两年的高速发展,各地水泥工业结构的差距迅速拉大,浙江在建项目全部建成后基本完成结构调整任务,新疆、甘肃虽然大型化PC窑不多,但PC窑的比重却不低,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些省新建项目要慎之又慎。而广东、河南等省及东北、西南地区PC窑发展还有空间,水泥工业结构调整仍然任重道远。

    3) PC窑的建设也要因地制宜

    《投资体制改革决定》明确提出国家将重点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4000t/d及以上规模的新型干法窑,特别是海螺10000t/d投产后,确实让国内外的同行赞叹不已、羡慕不已,建设大型化PC窑已经成为发展的主流,多年来我们梦寐以求的发展格局已经变为现实。在这种潮流涌动下,广大投资者要清醒注意到,单线规模越大,经济效益越高,但对建设条件的要求也越苛刻。我在许多会上说过,“万吨线虽好,但不是每个地方、每个企业都有条件建设”,建议有志于投资发展PC窑的老板,对建设项目的可行性要做深入研究,尤其是市场、资源、交通运输等条件研究透,一定要把投资决策建立在科学的研究之上。在新的调控措施出台后,4000t/d建设成本至少上升30%,是否有足够的自由资金也是项目建设的成败的关键之一。投资审批权下放到各省区市,我也衷心希望各审批主管部门选择好投资者。使有限的资源能向优势企业倾斜,向优秀的经营者倾斜。

    4) 资产重组是结构调整的必然趋势

    近年来,海螺收购了中国水泥厂、雪峰;中材料收购了德龙拥有的天山股权;华润收购黎塘;韶峰、大同、鑫磊、安厦加盟中国建材集团,为水泥行业资产重组拉开了序幕。这一轮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出台以后确实造成一批中小企业投资建设项目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但也为优势企业迅速扩张营造了千载难逢的好机遇。结构调整就是让市场引导社会资源向优势企业和优秀企业家流动,资产重组是结构调整的必然趋势和结果。

    3. 国际市场和水泥出口战略

    上海世界水泥论坛会上,我发言以后,美国、中东等地的水泥经销商纷纷来约我,希望进一步探讨将中国水泥销往世界各地的可能性和可操作性,要求把他们介绍给海螺等生产企业,表示他们对经销中国水泥的极大兴趣和信心。   

    中国是一个人均能源、资源、交通运输设施相对匮乏的国家,水泥是个附加值不高而消耗能源、资源和占用交通运输较高的产品,国家不应该鼓励出口水泥,但水泥生产企业为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不能不面向两个市场,当前,美国、中东、非洲等地都欢迎中国水泥,是我国许多大企业及时调整营销战略,进入国际市场的千载难逢好机遇。    

    东亚地区是中国水泥出口的传统市场,二十世纪最后的十多年里是世界水泥发展最快的地方,亚洲金融风暴以后,经济正在复苏,水泥消费市场出现恢复性增长,但总的来说,仍然是供过于求,设备利用率还停留在80%左右,价格也在世界最低位运转(表5),出口量基本维持在4500万吨左右,区域内的贸易量不断下降,70%是出口到美国、中东和非洲等区域以外的地方。

    中东是当前世界水泥价位最高的地区,是水泥投资商和经营商角逐的热土。
美国水泥消费量一直比较稳定并呈逐年低速增长的趋势,这两年一大批生产企业在进行更新改造,但生产总能力还保持在8000万吨左右,缺口在2500万吨左右。中国水泥进入美国市场是近几年由外资企业开拓出来的,虽然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进口市场,但由于路途遥远,出口到美国的手续又非常繁杂,中国水泥进入美国并非易事,但美国却对中国水泥表示了极大的兴趣,建议有条件的大企业从长远考虑,认真研究美国市场,不失时机进入美国市场。

 

    三、2005,协会工作重点

    行业协会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在工业部门撤销以后,政府需要协会提供准确的行业信息作为决策的依据,同时又希望通过协会把政府的决策变为企业的行动;广大企业希望协会能及时、正确向政府反映企业的要求,提供国内外信息。几年来,中国水泥协会在大家的支持下,尽管我们的工作尚未达到市场经济国家协会工作的那种境界,但基本做到下情上达,上情下达,为配合国家宏观调控、政府正确决策做了些实事,得到了政府和企业的认同。2005年,是水泥行业实施投资体制改革的关键年,协会将围绕投资体制改革以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 继续当好“桥梁和纽带”

    围绕清理整顿中出现的新问题,深入调查研究,对那些条件具备的项目,做好有关方面工作,促成恢复建设;在投资体制改革中,国家决定率先将水泥行业放开,是对我们的巨大考验,围绕执行中出现的问题,调查研究,及时集中企业的意见和要求,配合政府完善配套实施细则和措施;围绕修改和完善国家的税收政策、水泥生产和应用标准,继续开展调查研究,为政府和有关方面提供决策依据;扩大服务范围,为金融等部门投资决策提供技术服务,等等。       

    2. 加强行业自律,维护行业利益

    水泥市场和区域变动带有的区域特点,因此,规模市场行为,维护合理市场价格,保护生产者的利益主要在相同市场内展开,中国水泥协会一定配合各地协会做好工作,探索一条行业自律的新路子。

    3. 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质量

    协会办的“一刊一网一中心”就是现在的《中国水泥》杂志、《中国水泥协会网》、《数字水泥》,办起来以后已经得到行业同仁的认同,但与政府和企业的要求尚有距离。特别是再扩大国际市场的信息范围和信息量,提高可读性。更好的为行业服务。

    4. 加强组织建设向企业家办会努力

    协会组织建设应适应行业瞬息万变的发展,对那些迅速成长而又愿意加入协会的企业应及时吸收进来,对那些迅速发展成大企业和支持协会工作的企业家,应及时调整到领导岗位上来是协会永葆青春活力的关键,这次会议增补了一些理事和常务理事,明年对那些新型干法窑熟料生产能力超过千万吨的企业也要及时进入副会长单位行列,协会是企业和企业家自己的组织,这个家一定要让企业自己来当,目前的组织形式只能是一种过度,要创造条件向企业家办会方向发展。

更多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